身為一個熱愛美食、尤其著迷於在地傳統市場煙火氣的人,我這次可是卯足了勁,準備好好跟你聊聊我心目中挖寶聖地—— 新莊傳統市場 的魅力。這攤販林立的迷宮啊,光是用想的就讓我唾液腺蠢蠢欲動!我會用最真實、最接地氣的吃貨視角,把我在 新莊傳統市場 打滾多年的心得通通掏出來分享,保證乾貨滿滿,但也絕對像朋友聊天一樣自然,不搞那些假大空的華麗詞藻。走著!
講真的,我覺得要認識一個地方最地道的生活面貌和滋味,鑽進當地的傳統市場準沒錯!那裡才有未經修飾的日常。而說起臺北生活圈,除了臺北市那幾個大名鼎鼎的市場,我私藏的、覺得超級有料又好逛的,非 新莊傳統市場 莫屬。它不是觀光客一車車拉去的那種(雖然名氣不小),反而更像是新莊人自家的冰箱和後廚房,從早到晚都充滿生命力。每次走進那有點擁擠、飄散著各種香氣(生鮮、熟食、香料...混合在一起)的巷弄,就覺得特別踏實。今天就用我這吃貨的嘴和胃,帶你來場 新莊傳統市場 的美食巡禮,順便分享點實用資訊,下次你來才不會像我第一次那樣手忙腳亂!
目錄
交通&停車場
先說怎麼去吧!這真的很重要,尤其如果你像我一樣開車找位子找到懷疑人生的話...(扶額)
- 大眾運輸: 這是最推薦、最省心的方式!搭捷運中和新蘆線到「新莊站」,從2號出口出來,走不到5分鐘就撞進 新莊傳統市場 的核心區域了(主要圍繞在新莊路、新泰路、景德路、復興路這幾條路交織成的區塊)。公車選擇也超多,像635(新莊站)、111、235、513、635、636、637、638、639、801、802、810、842、885、1502、1803... 等等一大堆線路都會經過「新莊站」或「新泰路口」這類站牌,下車就是市場邊邊了。真的,搭車來最明智!
- 騎車: 摩托車相對好停一點,市場周邊的小巷子、或是景德路、復興路上劃設的機車格位都可以碰碰運氣。但一樣,熱門時段(特別是早上買菜、中午吃飯)一位難求是常態,要有耐心繞一下。
- 開車: 唉,開車來 新莊傳統市場 真的要有心理準備,找車位絕對是第一道難關!市場本身沒有附設大型停車場,路邊停車格非常有限,而且幾乎全天都是滿的。我的血淚經驗告訴你:
- 路邊停車格: 新泰路、復興路、景德路、新莊路上有收費停車格,但早上8點後幾乎別想(除非你天沒亮就來)。收費大約是20元/小時,但重點是「沒位子」!
- 公有停車場:
-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地下停車場: 這個離市場稍近一點(步行約7-10分鐘),在中平路133號。位置不算太多,但比起路邊希望大些。收費不算便宜就是了。
- 新莊體育場地下停車場: 在公園路7號(中華路一段、公園路口),步行到市場核心大約要15分鐘。場大車位多一點,收費也相對合理。
- 新泰活動中心地下停車場: 復興路一段1號,距離跟新莊文化藝術中心那個差不多。
- 私人停車場: 市場周邊有些小巷裡或大樓會有私人收費停車場,通常按次收費(100-200元不等),看到有掛招牌的可以問問。價錢不便宜,但有時候趕時間或不想走太遠也只能認了。
營業時間
新莊傳統市場 是個生活機能超強的複合體,不同區域、不同店家,營業時間差很大!搞懂時間才不會撲空。
- 早市核心 (生鮮蔬果、魚肉、雜貨):
- 最熱鬧時段: 清晨 5:00 - 中午12:00 是主戰場!尤其是 6:00 - 10:00 這段時間人潮最洶湧,婆婆媽媽、攤販叫賣聲此起彼落,最有傳統市場活力四射的感覺。想買最新鮮便宜的魚獲、剛批來的蔬果,就是這時候。

- 收攤時間: 大部分生鮮攤販大約在 中午12:00 到 下午1:00左右 就會陸續收攤了。動作慢一點的可能撐到1點半。
- 午市至晚間 (熟食、小吃、部分攤商):
- 午餐主力軍: 這就是吃貨(我)的重點時段啦!許多知名的麵店、飯館、小吃攤,營業時間主要集中在 中午11:00 - 下午2:00。有些生意超好的店,可能1點多熱門品項就賣光提早收了(例如某家超有名的鵝肉)。
- 下午點心 & 晚餐: 部分小吃、炸物、滷味攤、甜湯店會持續營業到 傍晚5:00 甚至 6:00 左右,成為下午點心或晚餐的選擇。少數店家甚至開到晚上7、8點。
- 固定店面: 市場內或周邊騎樓下擁有固定店面的商家(像一些糕餅鋪、南北貨行、服飾店、五金行),營業時間就比較彈性,多數從 早上9:00/10:00 開到傍晚6:00/7:00甚至更晚。有些老字號糕餅店週日還公休呢。
- 公休日: 新莊傳統市場 的攤商大部分是 週一公休!這是最重要的情報!星期一去的話,市場會冷清很多,很多攤位鐵門拉下,想吃的美食也可能吃不到。但也有少數店家週一營業或選擇其他日子休息,出發前最好查一下目標店家(或者抱持開盲盒的心態?)。
為了讓你一目瞭然,整理個重點營業時段表:
| 市場區塊/型別 | 主要營業時段 | 補充說明 | 適合物件 |
|---|---|---|---|
| 🥬 生鮮蔬果攤 | 05:00 - 12:00 (最晚約13:00) | 越早越新鮮!搶便宜早點來 | 買菜族、追求新鮮者 |
| 🐟 魚肉禽攤 | 05:30 - 12:30 (最晚約13:30) | 海鮮建議早買 | 家庭主廚、煮夫煮婦 |
| 🍜 熱門熟食小吃攤 | 11:00 - 14:00 (或賣完為止) | 超夯店品項可能早售罄 | 午餐覓食者、吃貨 |
| 🥟 部分點心/炸物攤 | 下午時段 ~ 18:00 | 蔥油餅、韭菜盒、炸雞等 | 下午茶、晚餐加菜 |
| 🍧 甜湯/冰品店 | 約12:00 - 19:00 | 午後消暑好選擇 | 飯後甜點控 |
| 🏬 固定店面商家 | 約09:00/10:00 - 18:00/19:00 | (各店差異大,留意公休) | 採購伴手禮、雜貨 |

美食推薦
好啦好啦,來到重頭戲!我知道你口水快流下來了(就像我現在寫的一樣)。在 新莊傳統市場 打滾這些年,踩過雷也挖到寶,以下10家是我真心覺得值得一試,甚至願意為了它專程跑一趟的店家!我會用我最真實的感受跟你分享,有好有壞,絕對不浮誇。
1. 無名阿婆蚵仔煎 (後港一路巷口攤)
- 介紹: 這攤就在後港一路轉進市場的顯眼路口(通常是一個阿婆在煎)。老實說,環境很簡陋,就是路邊攤。但!它的蚵仔煎是我在新莊一帶吃過數一數二喜歡的。粉漿比例剛好,煎得邊緣帶點微焦脆脆的口感,裡面卻保持Q嫩。重點是他的蚵仔給得不算小氣,新鮮度不錯,搭配甜甜鹹鹹的特調醬汁和清脆小白菜,簡單卻美味。一份才賣你30塊(印象中,可能有調一點),CP值爆表。缺點就是位置露天,夏天吃有點熱,偶爾人多要等一下。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後港一路與市場巷弄交界口 (實際在新莊路450巷口附近)
- 營業時間: 約早上10:30 - 下午賣完 (約14:00前後) *週一通常休*
- 價位: NT$ 30-35 (蚵仔煎)
2. 老順香餅店
- 介紹: 這家可是 新莊傳統市場 裡的「百年老店」金字招牌!創立於清光緒年間,你沒看錯,真的是百年老字號。最有名的就是那塊「鹹光餅」(也叫平安餅、或者有人直接叫它新莊鹹光餅)。形狀圓圓扁扁,吃起來外表微酥,裡面扎實帶點嚼勁,有淡淡的鹹香和麵粉甜味,越嚼越香。老一輩說早期是給廟會繞境人員補充體力的乾糧,現在則是新莊人拜拜必備的糕餅,也是超讚的茶點或肚子小餓時的點心。除了鹹光餅,他們的鳳梨酥、咖哩酥、綠豆椪也很有名,用料實在,傳統風味十足。店面小小的,但總是擠滿人。買來當伴手禮很有地方特色!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341號
- 營業時間: 08:00 - 21:00 (週一公休!注意!)
- 價位: 鹹光餅 約 NT$15/個,其他糕餅依種類 NT$20-$40不等
3. 阿瑞官粿店
- 介紹: 又是一家傳承好幾代的老店!專賣各種傳統「粿」:草仔粿、紅龜粿、芋粿巧、菜包、發糕、年糕... 尤其是他們的「草仔粿」,粿皮軟糯Q彈,帶著淡淡的青草香氣,內餡飽滿,鹹的包蘿蔔絲、菜脯米,甜的包紅豆或花生,都好吃。我個人最愛蘿蔔絲口味,鹹香夠味。用料實在,做工細緻,是很多新莊人拜拜或節日必買的。不過要早點去,熱門品項下午可能就賣光了,尤其節假日。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49號
- 營業時間: 約08:00 - 18:00 (或賣完為止,週一休息機率高)
- 價位: 草仔粿、紅龜粿等約 NT$25-$35/個
4. 林記臭豆腐 (新泰路巷內)
- 介紹: 藏在新泰路旁的小巷裡(靠近新莊路),沒有顯眼招牌,但臭香(?)會指引你!他們家是賣清蒸臭豆腐和脆皮臭豆腐兩種。我個人大推「清蒸臭豆腐」!深色的臭豆腐塊浸在清澈但香氣十足的湯頭裡(用香菇、筍絲等熬的),上面鋪點肉末和九層塔。豆腐本身氣孔多,吸飽了湯汁精華,咬下去軟嫩多汁,臭香濃鬱但不嗆鼻,湯頭非常鮮美,冬天來一碗暖到心底。脆皮的也不錯,外酥內軟,但清蒸的更有特色。環境就是一般小吃店,飯點常客滿。
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新泰路15號巷內 (實際位置需稍微找一下)
- 營業時間: 約11:00 - 20:00 (週一休)
- 價位: 清蒸臭豆腐 NT$70-80, 脆皮臭豆腐 NT$55-60
5. 翁裕美商行 (鵝肉攤)
- 介紹: 這攤鵝肉在 新莊傳統市場 算是扛霸子等級了!就在新莊路上某個轉角(靠近武聖廟),攤位上掛滿油亮亮的鵝隻,非常誘人。他們的鵝肉處理得不錯,肉質鮮嫩不柴,皮Q彈帶點油脂香氣,沾上特調的豆瓣醬,好吃!可以買便當(鵝肉飯/麵),也可以單點切鵝肉稱重。便當配菜簡單,主要是吃鵝肉的本味。缺點是... 生意超級好!中午用餐時間排隊排到哭爹喊娘,而且經常下午一點多就賣完收攤。想吃真的要趁早,或者避開尖峰。價格以市場小吃來說稍高一點,但品質對得起。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300號附近攤位 (靠近景德路/武聖廟)
- 營業時間: 約10:30 - 賣完為止 (通常14:00前收攤) *週一通常休*
- 價位: 鵝肉便當約 NT$110-$130, 切盤鵝肉時價 (約NT$200-$400/份不等)
6. 脆皮鮮奶甜甜圈
- 介紹: 這家在市場裡(靠近復興路、新莊路交叉口附近)頗有名氣,每次經過都看到有人在排隊。現炸的甜甜圈,裹上糖粉,外皮真的超級酥脆!咬下去會喀滋一聲那種。裡面是軟Q有嚼勁的麵團,帶點淡淡的奶香。口感確實不錯,罪惡但滿足。有原味、奶酥、花生、巧克力等口味,我個人偏愛原味,最能吃出那酥脆感。不過老實說,我覺得它好吃,但並沒有到驚為天人、非吃不可的地步(排隊排很長時我會放棄)。屬於順路看到人不多可以買來嚐嚐的點心。熱量警告!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315號附近攤位
- 營業時間: 約10:00 - 賣完為止 (通常下午5、6點前)
- 價位: 原味 NT$25, 其他口味NT$30-$35
7. 古早味杏仁茶/油條
- 介紹: 在市場巷弄裡(新莊路、景德路一帶常常看到推車),尤其是下午或傍晚時分會出現。賣的就是那種裝在保溫桶裡的熱騰騰古早味杏仁茶,配上現炸的老油條。杏仁茶香濃滑順,不會太甜膩,帶著天然的杏仁香氣(非刺鼻香精味)。把酥脆的油條泡進去,吸飽杏仁茶,一口咬下,冷熱酥軟交融,是簡單卻撫慰人心的古早味點心。天氣微涼時來一杯,特別舒服。有時候還會賣米漿。這種流動攤販位置不固定,要靠點緣分或問在地人。找到就是驚喜!
- 地址: 流動攤車,常出現在新莊路、景德路周邊巷弄
- 營業時間: 多為下午至傍晚時段 (約14:00-18:00)
- 價位: 杏仁茶+油條 約 NT$45-$55
8. 阿淑清蒸肉圓
- 介紹: 這家肉圓店也算市場裡的老面孔了。賣的是「清蒸」肉圓,皮是用米漿做的,口感軟嫩滑順,跟一般油炸肉圓那種Q彈外皮很不一樣。內餡是紮實的肉塊(有時帶點筍丁),醬料口味偏甜鹹。我個人比較偏好油炸肉圓的Q感,所以對這家的口感覺得新奇但不算最愛。不過喜歡清蒸肉圓那種軟嫩口感的朋友評價都不錯。可以試試看,體會不同的風味。一碗通常有兩顆。
- 地址: 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18巷內攤位 (位置需稍微找)
- 營業時間: 約10:30 - 16:00 (或賣完)
- 價位: 清蒸肉圓 NT$45-$50/碗
9. 米苔目冰/剉冰 (夏季限定)
- 介紹: 夏天逛 新莊傳統市場 必備的救命良方!市場裡有好幾攤賣剉冰、米苔目冰的。我最常吃的是在復興路一帶或靠近新泰路出口附近的。一大碗剉冰,淋上熬得香濃的黑糖水,配上煮得Q彈的米苔目、粉粿、粉條、仙草、綠豆、紅豆、愛玉... 配料選擇多樣(自選幾樣),重點是那黑糖水的香氣和甜度很剛好,不會死甜,冰體也夠細。尤其在悶熱的午後,逛得滿頭大汗時來上一碗,瞬間透心涼,超爽!價格實惠,消暑聖品。冬天就換成燒仙草或熱甜湯了。
- 地址: 市場內有多攤,集中在復興路側或新泰路出口附近 (如:新泰路25號對面)
- 營業時間: 約12:00 - 19:00 (夏季較確定,視天氣)
- 價位: 綜合剉冰/米苔目冰 NT$50-$60
10. 無名滷味攤 (傍晚出沒)
- 介紹: 這型別通常傍晚才開始出來擺攤(約4、5點後),位置可能在市場收攤後的騎樓或路口(復興路、新泰路一帶)。賣的是那種一大鍋老滷汁滷的各種食材:豆乾、海帶、百頁豆腐、米血、甜不辣、雞胗、雞翅、雞爪、豬耳朵、鴨舌... 等等。滷汁通常偏鹹香或帶點微甜,食材入味。當晚餐配菜、下酒菜或宵夜都很棒。我喜歡挑幾樣喜歡的,請老闆切一切,淋上滷汁和一點辣椒(看老闆有沒有提供),帶回家配飯或當零食啃。每攤風味略有不同,可以多試試看哪家合你胃口。這種攤子就是吃個隨性和方便。
- 地址: 傍晚流動攤位,常見於復興路、新泰路近市場出口處
- 營業時間: 約16:00/17:00 - 20:00/21:00
- 價位: 依夾取食材種類重量計價,通常NT$50-$200可滿足

- 真心推: 無名阿婆蚵仔煎、老順香鹹光餅、阿瑞官草仔粿、林記清蒸臭豆腐!這幾家是我回訪率很高的。
- 可嘗試: 翁裕美鵝肉 (好吃但排隊久)、脆皮甜甜圈 (口感特別)、古早味杏仁茶油條 (懷舊)、阿淑清蒸肉圓 (看喜好)、米苔目冰 (夏日必備)、傍晚滷味攤 (隨意買)。
- 遺珠之憾: 市場裡還有很多厲害的,像是有家賣筒仔米糕的也不錯(忘記攤名了,在騎樓下),還有賣炸雞翅、紅燒鰻、手工水餃的... 肚子空間有限啊!而且有些攤位真的就是在地人才知道的口袋名單,需要時間慢慢挖掘。這就是逛 新莊傳統市場 的樂趣之一!
Q&A 時間 (大家常問的)
寫到這裡,把我知道的、大家可能會好奇的問題整理一下:
A: 很難!絕大多數攤販和傳統小吃店都只收「現金」!連悠遊卡都很少收。所以來逛之前,記得先去領好足夠的鈔票零錢,這是鐵則!別想靠手機走天下(大型連鎖店或部分新開店面可能有機會,但市場核心攤商別期待)。
A: 如果想避開人擠人:
- 買菜: 下午1點以後,早市攤販大多收光了,人潮銳減,但能買的東西也少很多。
- 吃午餐: 平日(週二~五)早上11點前到,或下午1點半以後(但熱門店可能賣完或休息)。
- 絕對地雷時段: 週末(六、日)中午!保證擠爆,吃東西排隊,走路都困難。除非你喜歡熱鬧(或人擠人的感覺)。
A: 嗯... 這有點灰色地帶。傳統市場人潮擁擠、地面可能有水漬或生鮮殘留物,環境對寵物(尤其是小型犬貓)不算友善,也可能影響到其他攤商或客人(特別是賣吃的攤位)。雖然沒有明文禁止,但:
- 強烈不建議帶,尤其在人多的時段。
- 如果非得帶(例如導盲犬),務必牽好繩,注意寵物衛生和安全,避開擁擠處,並尊重攤販(特別是食物攤)的意願。有些熱食攤老闆可能會介意寵物太靠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