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血液裡流著糖漿的台北老饕,我對西區甜點的執念大概比捷運板南線還長。那天蹲在剝皮寮拍貓,聞到空氣裡飄來花生粉混麥芽糖的香氣——完了,甜癮又犯了!立刻收起相機,開始我的西區甜點踩點日常。
目錄
三味食堂:紅豆餅裡的時光膠囊
(萬華區貴陽街二段116號|週二至週日 11:00-19:30)
每次踏進貴陽街這間老店,就像掉進昭和時代的電影場景。爐子上鐵模滋滋作響,老闆娘用刮刀翻餅的手法俐落得像在跳舞。
「紅豆要現熬三小時才綿啦!」她總愛叨唸我拍太久照片。這裡的奶油餅是隱藏版,咬開燙口的酥皮,濃得像鮮奶油的內餡會爆漿(小心燙舌頭!)。但說真的,紅豆餅才是靈魂,顆粒感明顯的紅豆餡帶著炭火香,配著微苦的茶,坐在騎樓鐵凳上吃,比網美店擺盤精緻的甜點更療癒。
西門金孫:巷弄裡的酸香革命
(萬華區獅子林巷7號|週二至週日 13:00-20:00)
你敢信在賣肉羹的騎樓後方,藏著全台北最野的檸檬塔?第一次跟著Google地圖鑽進死巷時,我還以為被整了。
檸檬塔的酸勁直衝天靈蓋,脆到會刮上顎的塔皮裹著柔滑內餡,上面灑的檸檬皮屑是祕密武器。老闆阿明以前做調酒師,他說:「甜點跟調酒一樣,平衡感是命脈。」不過那天嘗新出的楊枝甘露奶酪,椰奶味太重蓋過芒果,直接跟他吐槽,他居然塞給我兩顆檸檬糖賠罪:「下次改配方再來試!」
涼粉伯:阿公級古早冰
(萬華區廣州街夜市|夏季 16:00-22:00)
在龍山寺旁擺攤超過40年的涼粉伯,根本是行動的台灣甜品博物館。攤車玻璃櫃裡琥珀色的仙草凍顫巍巍的,淋上西區甜點少見的香蕉油糖水,香氣古樸得讓人想哭。
「少年仔,粉粿要現切才Q啦!」阿伯的鐵勺敲著冰塊噹噹響。最推薦點綜合冰,米苔目吸飽黑糖後像迷你麻糬,粉粿在齒間彈跳的觸感超魔性。缺點是沒座位,捧著碗站在紅燈籠下吃冰,螞蟻還會爬來搶食,但這種野性吃法才是精髓啊!
懷舊愛玉冰:手搓的透明寶石
(中正區漢口街一段80巷|週一至週六 10:00-18:00)
在相機街迷路時撞見這家店,木匾額斑駁得快看不清店名。老闆娘每天現搓愛玉,黃色愛玉籽在紗布袋裡揉出膠質的樣子,比ASMR還舒壓。
愛玉咬下去會「咕溜」滑進喉嚨,淋上現榨檸檬汁,酸味乾淨得像山泉水。有次問為什麼不加鳳梨?阿嬤瞪大眼睛:「天然ㄟ尚好!加東加西就沒魂啦!」難怪隔壁中藥行老闆天天來喝三碗。
蜂大咖啡:咖啡杯裡的甜點暗號
(萬華區成都路42號|08:00-22:00)
走進這間1956年的老咖啡館,空氣裡咖啡粉與核桃香糾纏的味道,根本時光凝固劑。玻璃櫃裡的雞蛋布丁用陶瓷杯裝著,表面焦糖脆得像玻璃,挖到底會嚐到香草籽的細小黑點——這年頭還肯用香草莢的店家簡直是稀有動物!
但櫃檯旁那甕西區甜點傳奇核桃酥才是重點。咬開酥到掉渣的外殼,核桃顆粒大得像在嗑原粒堅果,甜度竟意外克制。老闆總叮嚀:「配黑咖啡,甜苦交錯才夠味。」
成都楊桃冰:酸鹹交織的透心涼
(萬華區成都路3號|09:30-22:00)
騎樓下紅底黃字的招牌是西門町地標。醃楊桃的甕比我阿公年紀還大,甕緣結著深褐色鹽霜。點招牌楊桃冰會拿到淺綠色的玻璃碗,醃楊桃切絲後堆成小山,戳破冰沙往下挖,會吃到脆脆的楊桃籽。
「湯別喝完!留著加冰水回沖。」櫃檯阿姨看我是熟客才傳授這招。第二次沖泡時,鹹味淡去,湧出熟成果實的蜜香,比手搖飲更殺暑氣。缺點是內用區油煙味重,外帶邊走邊吃更自在。
阿猜嬤甜湯:深夜的暖心黏密
(萬華區華西街夜市|18:00-01:00)
華西街逛到腳痠時,總會被這攤甜香勾住。大鼎裡翻滾的紅豆湯泛著紫紅色光澤,湯匙插下去會「啵」地冒出氣泡。
花生湯圓是鎮攤寶,手工糯米皮厚實有嚼勁,咬破瞬間花生餡像熔岩湧出,混著薑汁的辛辣非常過癮。老闆阿猜嬤見我拍照,舀湯圓時故意拉出長長的糖絲:「要拍牽絲才專業啦!」冬天來這喝一碗,五臟六腑都暖成棉花糖。
永富冰淇淋:鐵碗裡的懷舊三色
(萬華區貴陽街二段88號|10:00-22:00)
藍綠色磁磚牆配鐵椅,活脫脫從1960年代穿越來的。用扁鐵勺挖冰淇淋時會刮出「喀啦」聲,芋頭口味吃得到粗纖維,李鹼冰的酸梅味濃到舌頭發皺。
最絕的是點「三色冰」能自選口味,我總把桂圓換成雞蛋——那濃醇的蛋奶香像冷凍版布丁。老闆看我常來,有天突然說:「少年人愛吃古早味不錯喔,請你吃隱藏版!」結果端出撒花生粉的紅豆冰磚,甜糯綿密到想跪謝祖宗發明刨冰機。
法朋點心坊:和洋交織的奶油之詩
(中正區延平南路88號|11:00-20:00)
這家開在合作金庫對面的甜點店,把法式甜點做出台味靈魂。玻璃櫃裡老奶奶檸檬蛋糕表面糖霜龜裂成雪地狀,蛋糕體濕潤度驚人,酸度比金孫更溫潤。
但讓我每週報到的是金沙鹹蛋黃泡芙,蓬鬆泡芙殼咬開,鹹蛋黃卡士達像流沙般溢出,上面還撒肉鬆!有次帶法國朋友來,他瞪著泡芙驚呼:「C’est fou !(瘋了吧!)」結果三口吞光。價格確實偏高(一顆$120),可偶爾放縱的罪惡感超值回票價。
龍都冰菓室:八寶冰的華麗樂章
(萬華區廣州街168號|11:30-22:00)
從1920年營業至今的挫冰界長老,招牌八寶冰料多到像小山崩塌。最愛他們自熬的綠豆蒜,去殼綠豆仁煮到開花,裹著焦糖色的芡汁,咬感像迷你薏仁。
祕訣在淋醬——黑糖漿用龍眼木燻過,帶點炭燒香氣。有次偷看廚房,發現老師傅用銅鍋熬糖,空氣甜到蜜蜂在窗外打轉。缺點是觀光客太多,建議下午三點卡位,避開排隊人潮才能悠哉欣賞老磁磚的花紋。
我的西區甜點求生指南
🔥 甜點控的私房路線圖
帶朋友掃攤時必走這條:龍山寺拜拜→涼粉伯解渴→蜂大吃核桃酥→穿小巷吃金孫檸檬塔→散步到西門町收尾永富冰淇淋。全程步行15分鐘,甜度梯度安排得剛剛好。
📊 西區經典甜點戰鬥力分析
類型 | 代表店家 | 必殺技 | 適合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
古早冰品 | 龍都冰菓室 | 八寶火山黑糖岩漿 | 夏天曬到靈魂出竅時 |
罪惡系 | 法朋點心坊 | 爆漿金沙泡芙 | 需要療癒的加班夜 |
解膩首選 | 西門金孫 | 直衝腦門檸檬塔 | 吃完滷味後救贖舌尖 |
懷舊零嘴 | 蜂大咖啡 | 核桃酥配黑咖啡 | 下午茶時光暫停 |
⚠️ 血淚教訓分享
‧ 涼粉伯週一公休撲空三次才記住
‧ 阿猜嬤的花生湯圓晚上八點就賣光
‧ 永富冰淇淋內用低消$50(但點三球就達標)
‧ 三味食堂紅豆餅現吃最讚,外帶皮會軟掉
巷仔內才知道的Q&A
Q:西區甜點店都現金交易嗎?
超過八成只收現金!龍都、法朋可刷卡,但涼粉伯、楊桃冰連LINE Pay都沒有,皮夾記得塞千元鈔。
Q:推薦帶外國人吃哪家?
首推蜂大咖啡,核桃酥配虹吸式咖啡超有台味儀式感;想吃震撼教育就去金孫,檸檬塔的酸度讓他們瞳孔地震。
Q:這些老店會很難找嗎?
跟著鼻子走就對了——空氣中飄著焦糖香的方向,通常有驚喜。(例外:金孫躲在防火巷,建議開Google實景圖預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