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名在臺灣各地山頭踏遍無數足跡的資深山友,這次要跟你好好聊聊臺中的熱門登山步道——九號步道。相信我,這條步道絕對值得你列入清單,但也有一些你必須知道的眉角。我會用最真實的經驗,避開那些觀光客式的官腔說明,帶你深入認識這條步道,讓你走得更安心、更盡興。
目錄
交通 & 停車
這點絕對是造訪九號步道的第一個大考驗,尤其在週末或連假!九號步道的入口在臺中北屯區的「大坑經補庫停車場」附近,非常熱鬧。開車來的話,坦白說,要有心理準備。
- 停車場: 經補庫停車場(第一停車場)是主要停車點,但車位真的超級難搶!通常清晨6點前就滿了(沒騙你,我6:10到過,只剩最後幾個位子)。收費是計次,平日還好,假日就是戰場。如果這裡滿了,別慌,附近還有幾個小型私人收費停車場(像是附近的農園、空地),但費用會高一點,而且要走一小段路到登山口。
- 替代方案:
- 早點來: 這是最實際的建議(對我這種愛睡懶覺的人真是煎熬)。相信我,早起的鳥兒不僅有車位停,爬山也比較涼爽,人潮少很多,風景也清淨。
- 機車: 騎機車會靈活很多,在入口附近路邊找合法停車格相對容易(但還是要遵守規則,別亂停)。
- 大眾運輸: 其實蠻方便的!可以搭臺中市公車(例如1、15、20、21、51、66、68、85號等)到「大坑經補庫」或「大坑9號步道口」站下車,步行幾分鐘就到登山口。搭公車省去停車煩惱,也環保,缺點就是要配合班次時間。特別推薦給想輕鬆走、不趕時間的朋友。
| 專案 | 說明 |
|---|---|
| 主要停車場 | 大坑經補庫停車場 (第一停車場) |
| 收費方式 | 計次收費 (平日/假日價格不同) |
| 建議抵達時間 (假日) | 清晨 6:00 前 較有機會 |
| 備註 | 車位極度緊張! |
| 替代停車 | 周邊私人收費停車場 |
| 費用 | 較高 |
| 步行至登山口距離 | 約 5-10 分鐘 |
| 推薦替代方案 | 大眾運輸 (公車) |
步道介紹
九號步道在大坑步道群裡,算是名氣響叮噹的一條!為什麼這麼夯?我覺得主要原因就是它「親民但又有挑戰性」,路線明確,而且山頂的展望超級無敵棒!這條步道最大特色就是那長長的「木棧道階梯」,一路向上攀升。說實話,一開始那段真的會讓人喘到懷疑人生(尤其如果你像我一樣平常沒在練的話...),但撐過前面,後面就海闊天空啦!
步道沿途其實不會經過什麼特別壯觀的瀑布或古蹟,它的魅力在於那份純粹的「運動感」和「登高望遠的暢快」。沿著木棧道爬升,兩旁是茂密的樹林,夏天遮蔭效果不錯(但還是很熱!),秋冬時分,有些樹種會變色,增添幾分風情。重點是,當你氣喘吁吁地爬到高點,那個視野... 哇,整個臺中盆地盡收眼底,天氣好時甚至能看到臺灣海峽!那種征服感,瞬間覺得前面的辛苦都值得了。
喔對了,九號步道不只吸引登山客,更是當地居民的晨運熱點。你會看到很多裝備專業的登山客,也有穿著輕便、邊走邊聊天的叔叔阿姨,甚至還有厲害的阿公阿嬤健步如飛。這種多元的氛圍,也是它有趣的地方。不過人多時,階梯上會有點「塞車」,想走快一點的朋友可能要選平日或特別早。
步道資訊
這段很重要,出發前務必看清楚!
- 營業時間: 原則上24小時開放。但強烈建議白天行走!除非你是經驗豐富的夜爬咖,裝備齊全(頭燈必備!),且熟悉路況。晚上視線差,階梯濕滑風險高,安全第一。
- 步行時間: 這個很看個人體力!九號步道如果只是單純上下,不停留太久拍照或休息:
- 一般速度: 上坡約 45-80分鐘,下坡約 30-50分鐘。來回抓 1.5小時 ~ 2.5小時 比較保險。
- 快腳族: 可能40分鐘內登頂。
- 輕鬆走 / 拍照休息多: 來回超過3小時也很正常。
- 個人經驗: 我平常算中等速度,第一次走氣喘吁吁花了70分鐘才到頂,休息拍照半小時,下山45分鐘,總共快2小時。現在比較習慣了,大概50分鐘上,35分鐘下。
- 步道長度:
- 從經補庫停車場旁的登山口起登,到最高點六號步道叉路口(也就是大家主要認定的終點),單程約 1.6公里。
- 如果想走環狀線,可接六號步道下,再走其他步道或產業道路回停車場,距離會拉長到 4-6 公里不等(視銜接路線而定)。第一次走,建議先體驗單純的九號步道上,原路下。
- 步道難度: 官方通常標示為★★☆☆☆ (中級)。我認為對平常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來說,前面1/3的連續陡上階梯絕對是「挑戰級」!心肺和腿力都是考驗。但撐過這段,後面坡度會緩和一些。整體而言:
- 難點在於連續陡升的木棧階梯,部分階梯高度較高。
- 無危險地形(懸崖、崩壁等)。
- 雨天或雨後階梯非常濕滑,危險度大增!
- 總結:體能門檻中等偏上,技巧門檻低(就是爬樓梯)。
- 步道型別: 這條九號步道是典型的人工木棧道階梯步道。幾乎全程都是穩固的木頭階梯和扶手,路線單純無複雜岔路(主要岔路都有指標)。就是一路向上爬!
- 是否申請: 完全不需要! 免申請、免入山證。隨時想走,只要停得到車或搭上公車,就可以出發。這也是它非常便利的地方。
路線資訊
九號步道的路線非常單純明瞭,幾乎不用擔心迷路:
- 起點: 從「大坑經補庫停車場」旁,或公車站牌附近的明確登山口出發。入口處通常很熱鬧,攤販很多(賣水、登山杖、水果、小吃等)。
- 前段 - 熱身陡上: 一開始就是連續的木棧階梯爬升。坡度頗陡,請調整好呼吸,不要急。這段是體能消耗最大的部分。
- 中段 - 喘息平臺: 爬升一陣子後,會有一些小平臺或較平緩處可以稍作休息(喘口氣、喝口水)。樹林較密。
- 後段 - 邁向高點: 繼續爬升,坡度可能稍緩(但還是上坡!),樹林逐漸開闊,開始有展望點出現(雖然還有樹擋住部分視線)。這段路感覺快到了,但通常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- 終點(主要): 抵達與六號步道的交叉口。這裡有個大平臺(觀音亭休息廣場),視野非常開闊!可以360度環視臺中市景、遠方的山巒。這就是大家辛苦爬上來的目的地!通常聚集很多人休息、拍照、聊天。
- 下山:
- 原路折返(最簡單): 沿著九號步道的木棧階梯下山。切記,下山對膝蓋壓力很大,腳步要穩,善用扶手,避免跑跳。雨天更要小心滑倒!
- 環狀路線(進階): 體力夠且時間充裕,可以選擇接六號步道下山(六號是黑松林原始土石路,較原始且部分路段較陡峭,雨天濕滑需非常小心),再銜接其他步道(如十號、九-1號)或產業道路繞回停車場。這需要事先查好地圖或使用離線地圖APP(山區訊號不穩),路程也長很多。

九號步道分段體驗表
| 路段 | 特色 | 體感難度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---|
| 入口至0.5K | 陡!陡!陡! 連續木棧階梯,心肺大考驗。 | ★★★★☆ | 起步勿過快,調整呼吸。 |
| 0.5K至1.0K | 坡度稍緩,有零星休息小平臺,樹林遮蔭。 | ★★★☆☆ | 適時補充水分。 |
| 1.0K至終點 | 持續爬升但坡度較和緩,視野漸開,接近目標的期待感。 | ★★☆☆☆ | 終點平臺人多,注意腳步。 |
| 終點觀景平臺 | 360度展望! 臺中市景、山巒盡收眼底。 | 抵達! | 拍照熱點,享受成就感! |
| 下山(原路) | 專注踩穩每階,膝蓋壓力大。 | ★★★☆☆ (膝蓋) | 務必抓穩扶手,重心放低,尤其雨後! |
| 下山(環狀) | 接六號步道為原始土石路,較有探險感,但挑戰更高。 | ★★★★☆ | 需熟悉路況,裝備要求高,雨天強烈不建議! |
附近景點
爬完九號步道,肚子餓了吧?或者還想順遊其他地方?大坑周邊絕對不會讓你失望:
東東芋圓:
- 介紹: 這家在大坑幾乎是傳奇等級!招牌就是那Q彈帶勁的芋圓、蕃薯圓。配料實在,糖水甜而不膩(可以調整甜度),夏天吃冰的超級消暑,冬天熱的也很暖胃。每次爬完山,來一碗冰涼的芋圓湯,簡直是天堂般的享受(雖然要排隊排很久... 但真的值得試一次)。
- 地址: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48-3號 (就在下山的路上,離九號步道停車場很近)
- 交通: 步行即可。從九號步道登山口/停車場沿著東山路往下走幾分鐘就到(人潮聚集處通常就是了)。
- 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09:00–22:00 (生意超好,太晚去熱門品項可能賣完)。
新社花海 / 臺中國際花毯節:
- 介紹: 如果時間對得上(通常在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),強烈推薦順遊新社花海!大片繽紛的花卉主題景觀,搭配創意裝置藝術(花毯節主題每年不同),非常壯觀好拍。適合全家大小走走逛逛。但要注意,花毯節期間交通是超級大魔王,會塞到懷疑人生!建議安排在非假日或一早就去。
- 地址: 臺中市新社群協興街30號 (新社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)
- 交通: 距離九號步道約 20-30分鐘車程。花毯節期間有接駁車,但非常推薦騎機車前往(如果人多的話,有時機車都難停...),開車要有塞車1-2小時的心理準備。
- 營業時間: 活動期間每日開放,通常 08:30–16:30 (詳細時間依當年活動公告為準)。平日去會舒服很多。
紙箱王創意園區 (大坑店):
- 介紹: 很適合帶小朋友去的地方。園區內有各種紙製成的創意裝置、建築、藝術品,甚至有用紙做的桌椅吃飯,蠻特別的體驗。裡面也有小火車和一些DIY活動(額外付費)。餐飲部分有紙箱王主題餐廳(餐點普通,吃氣氛和創意為主)。
- 地址: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2巷2號 (就在九號步道入口斜對面)
- 交通: 就在九號步道入口附近,過個馬路就到了,超級近!
- 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五 09:00 - 18:00;週六至週日 09:00 - 19:00。
大坑情人橋 / 其他景觀橋:
- 介紹: 大坑有好幾座造型獨具特色的景觀橋(如情人橋、清新橋、藍天白雲橋、蝴蝶橋等),通常是純打卡拍照點(尤其情人橋那粉紅色的橋身),適合順路經過拍個照。不太需要特別停留太久。
- 地址: 散佈在大坑祥順路沿線(如情人橋:臺中市北屯區祥順東路一段與景賢路交叉口)
- 交通: 距離九號步道車程約 5-15分鐘 (視哪座橋而定)。
- 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 (晚上點燈後拍照效果不同)。
附近必吃美食清單 (爬完山補充能量!)
- 東東芋圓 (首選,經典不敗)
- 老芋仔芋圓 (在地人也推,人潮可能少一點點)
- 豬頭三的店 (炸粿、竹筍湯) - 大坑名產,份量大
- 香菇肉羹麵/飯 (周邊很多小店)
- 大坑甕窯雞 (適合多人聚餐)
- 芋圓冰品以外的選擇: 如果不想排芋圓,周邊也有一些簡餐店、咖啡廳可以休息。
注意事項
爬九號步道很過癮,但安全舒適最重要!這些提醒務必放在心上:
- 穿著 & 裝備:
- 鞋子最重要! 一定要穿防滑、支撐性好的運動鞋或登山鞋。絕對不要穿拖鞋、涼鞋、皮鞋甚至高跟鞋(我真的看過有人穿...OMG)。濕滑的木棧道是隱形殺手!
- 登山杖: 強烈建議帶一支(甚至兩支)!尤其是上下陡階時,登山杖能提供極佳支撐,大大減輕膝蓋負擔,增加穩定性。入口攤販有賣便宜的鋁合金杖(約$100-$200),臨時買也OK。
- 水!水!水! 務必帶足夠的飲用水。夏天至少1000cc以上,冬天也要帶個600-800cc。步道上沒有補水點!爬到一半渴死很難受的(攤手)。入口攤販可買。
- 透氣衣物 & 防曬: 穿著吸濕排汗的運動服裝。戴帽子、擦防曬乳(即使陰天)。夏天熱爆,冬天高點風可能大。
- 輕便揹包: 裝水、手機、小零食、行動電源、雨具(山區天氣多變)、個人藥品、擦汗毛巾、垃圾袋(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!重要!)。
- 體能評估: 千萬不要逞強!九號步道的階梯對膝蓋和心肺負荷不小。如果平常幾乎沒運動,建議先從更簡單的步道開始鍛鍊(如大坑5號或5-1號),或只走九號步道一小段體驗就好。感覺不適(頭暈、胸悶、腿軟)請立刻休息,必要時折返。別為了打卡硬撐。
- 天氣預報:
- 雨天 / 雨後: 強烈不建議前往! 木棧階梯變得極度濕滑(像溜冰場),非常危險!踩空跌倒受傷的案例太多了(親眼看過好幾次驚險畫面)。出發前務必查天氣,如果前一日下雨,也要特別小心。
- 酷暑: 夏日炎熱,請注意補充水分、預防中暑。選擇清晨或傍晚出發避開烈日。
- 步道禮儀:
- 步道較窄,尤其階梯段。請遵循靠右行走原則,讓需要快速透過的人(或下山的人)從左側超越。
- 休息時請靠邊,不要停在路中間阻塞通道。
- 山友間互相打招呼是登山的好習慣(點頭、說聲早或加油)。
- 垃圾不落地! 自己的礦泉水瓶、果皮、食物包裝請務必帶下山丟棄。看到美麗乾淨的環境被隨手丟的垃圾破壞,真的很心痛。
- 其他提醒:
- 補充能量: 可以帶點小零食(香蕉、能量棒、餅乾)在半路休息時補充體力。
- 手機訊號: 大部分路段有訊號(中華電信相對穩定些),但部分角落可能較弱。建議事先下載離線地圖(如Google Maps離線區域)或告知家人行程。
- 洗手間: 登山口停車場有公廁。步道中途沒有廁所!請上山前先解決。終點觀音亭平臺附近可能有簡易流動廁所(但衛生狀況通常不佳)。
- 攤販: 登山口攤販很多,賣水、水果(芭樂、小番茄、鳳梨切片)、登山杖、毛巾、簡單小吃等。價格合理,臨時補給方便。
- 假日人潮: 要有心理準備,假日人真的非常多!摩肩擦踵是常態。想要清幽的爬山體驗,就只有「超級早出門」這個選項了(比如清晨5點開始爬)。

九號步道裝備檢查清單 (出發前核對!)
- 防滑運動鞋 / 登山鞋
- 登山杖 (強烈推薦)
- 足夠的飲用水 (至少600-1000ml+)
- 輕便揹包
- 擦汗毛巾
- 防曬用品 (帽子/防曬乳)
- 簡易雨具 (輕便雨衣)
- 手機 & 行動電源
- 少量現金 & 零錢 (攤販用)
- 個人藥品 (暈車藥、止痛藥、慢性病藥等)
- 補充能量小零食
- 垃圾袋 (必帶!)
- 愉快放鬆的心情!
Q&A
1. Q:爬九號步道真的需要登山杖嗎?
A: 非常推薦! 尤其對膝蓋不好或體能普通的人。上下連續陡峭的木棧階梯,登山杖能提供額外的支撐點,減輕膝蓋和腿部的負擔至少20-30%,也大大增加行走的穩定性和安全性,尤其在濕滑或疲勞時。入口便宜買一支,投資絕對值得。
2. Q:九號步道適合帶小朋友或長輩嗎?
A: 要非常謹慎評估。
- 小朋友: 國小中高年級以上、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可以嘗試挑戰「一小段」體驗(走到第一個休息平臺折返)。幼兒園或低年級兒童不建議,階梯陡峭吃力且人多容易發生推擠跌倒。務必牽緊。
- 長輩: 同樣需評估平常運動習慣和膝蓋狀況。如果平時就有爬山習慣(爬樓梯無礙)且體能良好,可以慢慢走,多休息。膝蓋退化嚴重、心臟功能不佳者則強烈不建議。選擇平緩的5號或5-1號步道會更適合全家同樂。
3. Q:平日去九號步道停車位就好找了嗎?
A: 平日比起假日是好非常多! 但如果你在「早上9點以後」才抵達,經補庫主要停車場還是有可能滿位(只是不像假日那麼誇張)。如果9點後到,可能還是需要轉找周邊私人停車場。想確保停到主要停車場,平日建議8:30前抵達最保險。搭公車則完全沒這煩惱。
